开启多元学习新旅程|天华INFINITI的PBL实践与过程性评价探索月
天华国际中本贯通INFINITI课程中心始终秉持着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理念,在学习方式和评价模式上不断探索,努力创新。
项目式学习(PBL)与过程性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两大亮点,它们相辅相成,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赋能。作为教学创新的核心引擎,项目式学习(PBL)以其独特的实践逻辑,重塑了教与学的边界。而过程性评价则贯穿了教学的各个环节,细致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,是保障教学成效、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PBL项目式学习:发掘和调动学生的潜力
五月,作为天华国际中本贯通INFINITI课程中心PBL评估月,学校已正式开展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社会学研究、人文地理、商业研究、艺术设计等学科的PBL项目式学习。
各学科围绕授课计划提供可行性研究课题,例如物理PBL的研究课题《探究“纸桥承重”的秘密——结构与力的分布》、《探究冰棍融化速度”——热传导与隔热材料》;数学PBL的研究课题《数学公式侦探:验证与发现》、《数学特工队:破解教学楼的高度密码》;Business PBL 的研究课题《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手抄报设计任务》等。
聚焦学生主体,激活成长动能
PBL教学尤其强调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教师作为引导者适时提供建议和指导。学生自主分工,高效掌控学习进程,成为问题的发现者、方案的策划者与价值的创造者,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。
核心目标:
1.通过跨学科研究型学习,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。让学生学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,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。
2.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,如文献检索、数据收集与分析等,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,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。
3.注重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,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,发挥各自优势,共同完成项目任务;
4.提升学生对于全球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,增强社会责任感,使学生关注全球问题,积极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。
跨学科融合,促进知识综合运用
PBL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,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。
以天华INFINITI人工智能特色项目为例,学生需要将IT知识与科技、艺术等融合,在老师的指导下,完成基础模型搭建。丰富多样的跨学科活动,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,构建更加完整、系统的知识体系。
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框架,而是能在多学科知识的碰撞与交融中,深层理解知识,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团队智慧凝聚,助力共体成长
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一环。以社会实践组“环保手创”项目为例,该项目旨在传播环保理念,倡导循环利用,带领学生用手作创造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结构设计和动手能力,培养创新思维,增进对环境保护的意识。
学生需分组设计并制作环保手创作品。整个过程需要搜集如塑料瓶、旧衣服布艺、纸板家具等废弃物品,严禁刻意购买。
在项目的各个阶段,学生担任组长统筹全局,在组织讨论、分配资源中锻炼领导力;担任组员,通过查阅资料、分享灵感、动手创作提升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。多元的角色体验与团队协作,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,学会有效沟通,在团队中发挥个体优势,助力团队成长。
多元评价赋能,共筑个性发展
过程性评价,突出强调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与主体,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。
在整个PBL项目教学中,老师设置小组合作与沟通、知识与技能、项目报告质量、情感与态度等多评价维度,由校内师生进行初评,每学科TOP3进行校内角逐,最终由外聘评委 (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终审专家 PIOTR 校长)进行终审评估,评出最佳Essay写作奖和最具研究价值奖。
多元的评价体系,打破了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限,使评价视角更立体客观。既能关注学生在知识、技能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,又能通过个性化的反馈与指导,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与成长节奏,帮助他们在自身优势领域持续深耕,促进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。
反馈迭代成长,见证蜕变轨迹
天华INFINITI将过程性评价嵌入学生学习全周期,摒弃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,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动态表现。从课堂表现观察、项目实践过程、小组合作参与、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,逐项记录学生的动态发展。
整个强调教师的及时反馈,以推动学生的螺旋式进步,从而提升学习效能。
让学生在调整与改进中,完成从“知识接受者”到“问题解决者”的角色蜕变,建立自我认知与成长规划意识,达成持续成长的教育目标。
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唤醒,而不是塑造。不是塑造天分,而是发现天分,唤醒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,帮孩子找到他们的闪光点,人生会走得更顺遂。
【报名信息】
免费电话:400-8080-302
联系人:欧阳老师 手机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师 手机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来源: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:http://yax.ctiku.com/dongtai/3916.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编辑整理上传,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电子邮箱:jiangyue2012@qq.com